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水星灵来拜访一个我们地球来的灵人,他在世时因学问而颇负盛名(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们渴望从他那里获得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但他们发觉,他所说的并未超出属世人的感官印象,因为他在说话时思想的是他的名声,并且和在世时一样(在来世,每个人都保持原来的秉性),想把各种事物串在一起,再把它们与其它东西联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结论。由于他试图产生长长的论据链,而这些论据都是基于他们没有看见或不承认为真理的事物,所以他们声称,这些链子既没有连起来,也没有得出他的结论,他们称其为权威的模糊。于是,他们不再向他提问题,只是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由于他还是以物质概念,而非属灵概念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离开了他。在来世,每个人越属灵地或以属灵的概念来说话,在世时就越曾信神,并且越不以物质概念来信祂。
我想借此机会在此讲述以下经历,以说明在来世,出于自己的深思而获得聪明的学者是何情形,这种深思为了真理,因而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而被认识真理的爱所点燃;以及寻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聪明,未经自己任何思考的人又是何情形,如那些渴望认识真理,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名声并由此获得世上的荣誉或利益,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之人。我感觉有一个声音从下面穿透上来,靠近我的左侧,直达我的左耳。我发现,他们是在那里试图挣脱的灵人,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类灵人。然而,他们挣脱出来后,便与我交谈,自称是逻辑学家和形而上学者;他们曾将自己的思维深深沉浸于这些学科,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被视为有学问,由此获得荣誉和财富。他们抱怨说,他们现在过着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没有其它目的,因而没有由此培育自己的理性能力。他们说话缓慢,声音低沉。
与此同时,两个灵人在我头顶上彼此交谈;我问他们是谁,被告知,其中一个在学术界是非常有名的,我得以认为他是亚里士多德(我没有被告知另一个是谁)。那时,他被带入在世时所处的状态;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他在世时所处的状态,因为他以前的一切生命状态都与他同在。令我惊讶的是,他靠近我的右耳,在那里说话,声音虽然嘶哑却很理智。我从他的讲话主旨发觉,他的秉性和先上来的经院学者们的迥然不同;事实上,他从自己的思维发展出他所写的东西,因而产生自己的哲学。因此,他所发明并加到思想观念上的术语,都是他用来描述内在观念的词语形式。如我所得知的,他以此为乐,并在这乐趣,以及知道关乎思维和理解之物的渴望驱使下有了这些发现;他顺从凡他的灵所指示的。这就是为何他靠近我的右耳,不像他的追随者,也就是所谓的经院学者们;他们不是从思维到术语,而是从术语到思维,这是一条反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行进到思维,只局限于术语。他们若运用这些术语,就能随心所欲地证明一切,并照着他们说服人的欲望把真理的表象强加到虚假上。对他们来说,哲学就这样变成一条通向疯狂,而非智慧的道路,并使他们陷入黑暗而不是光明。
后来,我和他讨论分析学。我说,一个小男孩能在半小时内讲得比亚里士多德在一本书里描述得更具哲理性、分析性和逻辑性,因为整个人类思想及其所产生的言论都是分析性的,其法则来自灵界;想从术语人为地发展到思维的人,颇像一个跳舞者,试图通过他的运动纤维和肌肉的知识来学习跳舞;他若跳舞时专注于此,几乎不可能迈开脚。事实上,没有这类知识,他也能活动全身的所有运动纤维,适当激活他的肺、膈肌、肋胁、手臂、颈部,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整本书都不足以描述这一切。我说,那些想出于术语思考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赞成这些话,并说,以这种方式学习思考,正好走反了。他补充说,若有人想变成傻瓜,就让他这样行吧;不过,他应不断思想功用,并出于内在之物来思考。
接着,他向我展示了他原来对至高无上的神所持的观念,即:他把这位神描绘为有一张人脸,头上有光环围绕。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主,光环是从祂发出的神性,不仅流入天堂,还流入宇宙,掌管并统治其中的一切事物。凡掌管并统治天堂的,也掌管并统治宇宙,因为这一个与另一个不可分离。他还说,他信一位独一神,但祂的属性和品质却被指定各种名称,这些名称被其他人拜为神明。
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伸出手来,想抚摸他的脸颊。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他说,他在世时,这个女人经常向他显现,似乎抚摸他的脸颊,她的手很美。天使灵们说,很早以前的人曾看见过这个女人,并给她起名叫帕拉斯;她向那些住在地上时以观念为快乐,并专注于思考,而非哲学的灵人中的某一个显现。这类灵人与亚里士多德同在,喜爱他,因为他出于内在思考;于是,他们便展示出这样的女人。
最后,他向我勾勒出他对人的灵魂或灵所曾设想的概念。他把灵魂或灵称为气(pneuma,希腊语为呼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见的生命力,就像些许以太。他说,他早就知道他的灵死后会活着,它既是他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死亡,因为它能思考。此外,他一直无法清晰地思考灵魂或灵,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除了他出于自己所思考的外,他还没有从其它任何源头形成任何有关它的想法,甚至从古人那里知道得也很少。另外,在来世,亚里士多德在明智的灵人中间,而他的许多追随者则在愚蠢的灵人中间。
创世记19:1-38
1.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罗得一看见,就起来迎接他们,脸伏于地下拜。
2.说,看哪,我主啊,请你们转到仆人家里过夜,洗洗脚,清早起来再赶路。他们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
3.罗得极力催促他们;他们这才转向他,来到他家里。罗得给他们办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
4.他们还没有躺下,那城里的人,就是所多玛的人,从男孩甚至到老人,从最远处来的所有人,都围住那房子。
5.他们呼叫罗得,对他说,今夜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给我们带出来,让我们亲近他们。
6.罗得出来,到门口他们那里,把他身后的门关上。
7.说,我的弟兄们,请不要作恶。
8.看哪,我有两个女儿,还没有亲近过男人;容我领她们出来给你们,就照你们眼里为好的对待她们吧。只是这些人既然来到我屋檐的荫下,请你们不要向他们作什么。
9.他们说,滚开!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真要审判我们吗?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他们就按住那人,强压罗得,近前来要攻破房门。
10.只是那些人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到他们那里,就关上门。
11.并且他们又以瞎眼击打房门口的人,从小的到大的;他们找门找得很烦躁。
12.那些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你所有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
13.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他们的喧嚷声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
14.罗得就出去,告诉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你们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但在女婿们眼里,他就像开玩笑的。
15.黎明时分,天使催罗得快点,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找到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的罪孽同被剿灭。
16.但罗得迟延不走;那些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17.领他们出来以后,他说,逃命吧!不要往你身后看,也不可停在全平原,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18.罗得对他们说,我主啊,不要如此!
19.看哪,你仆人已经在你眼中蒙恩,你又加大你向我所显的怜悯,使我的灵魂存活。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这灾祸临到我,我便死了。
20.看哪!这座城很近,可以逃到那里,那只是一座小城,求你容我逃到那里—它岂不是小的吗?使我的灵魂可以存活。
21.他对罗得说,看哪,连在这话上我也顾全你的脸面,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
22.你要速速地逃到那里,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作什么。因此,他称那城名为琐珥。
23.太阳已升出地面,罗得到了琐珥。
24.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25.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土地上生长的都覆灭了。
26.他的妻子在他身后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27.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
28.向对面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及平原的整个地面观看。他观看,看哪,那地烟气上腾,好像火炉的烟气。
29.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神记念亚伯拉罕,在倾覆罗得所住诸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中间出来。
30.罗得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就是他的两个女儿和他;因为他怕住在琐珥;他住在一个洞里,就是他和他的两个女儿。
31.头生的对小的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没有男人可以按着全地上的礼俗进到我们这里。
32.来,我们可以叫我们的父亲喝酒,与他同寝,好从我们的父亲使种存活。
33.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头生的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4.第二天,头生的对小的说,看哪,我昨夜与我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好从我们的父亲使种存活。
35.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的起来,和他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6.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们的父亲怀了孕。
37.头生的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他就是今天摩押的始祖。
38.小的也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他就是今天亚扪人的始祖。
概览
2312.在本章,就内义而言,“罗得”描述了处于仁之良善,但拥有外在敬拜的属灵教会的状态,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教会是如何衰退的。
9755.“院子的海边宽”表该天堂在记忆真理方面的状态。这从“宽”、“院子”和“海”的含义清楚可知:“宽”是指真理(参看1613, 3433, 3434, 4482, 9487节);“院子”是指最低层天堂,如前所述(9741节);“海”是指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关于真理的推理就基于这些知识,因而也指属世层和感官层,因为这些是包含它们的容器。此处“海边”是指西角,“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然而,当西不是被称为“西”,而是被称为“海”时,所表示的是记忆知识,记忆知识相对来说也是住在模糊中,因为记忆知识属于属世人或外在人;属世人或外在人住在世界之光中,相对于内在人所在的天堂之光,这光就像日落时的阴影。
这一点也可从出现在来世的事物看出来。天堂的太阳,就是主,出现在朝向右眼的中等高度处。对天堂天使来说,这太阳是一切光的源头,并与光一起而为一切聪明、智慧的源头。然而,当他们思想世界的太阳时,它却不是这样子出现的;相反,在背后相反的方向上会出现某种幽暗的物体。那也是天堂里西方所在之地,因为在天堂,显为太阳的主是东方。由此可见,“西”表示住在模糊中的良善,外在人或属世人就处于这种良善。如前所述,属世人住在世界之光中,这光相对于天堂之光,就像日落西方时的阴影。但“海水”表示属世人的真理,这真理就是记忆知识;因为属世人或外在人中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而属灵人或内在人中的真理则是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当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从属世人或外在人中被提升到属灵人或内在人时,它就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了。正因如此,在童年时代与一个人同在的真理就是存在于知识中的真理;但成年后,如果此人允许自己重生,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存在于信仰中的真理;因为内在人随着这个人进入成年而逐渐被打开。
“海”之所以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是因为“水”、“泉”、“河”表示真理;因此,“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提到“海”和“诸海”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祂把地建立在诸海上,安定在江河之上。(诗篇24:1, 2)
“地”和“世界”表示教会;祂把世界建立在其上的“诸海”是指记忆真理;祂安定在其上的“江河”是指信之真理。显然,此处不是指地、世界、诸海、江河,因为世界并未建立在诸海上,也未安定在江河之上。
又:
你曾用力量将海分开,将水中海怪的头打破。你曾砸碎利未坦(Leviathan,音译)的头,把他给人民,就是禽兽为食物。你使汹涌的江河干了。(诗篇74:13-15)
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是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头被打破的海怪”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42, 7293节);“利未坦”也具有类似含义(7293节);他当作食物被给予的“人民,就是禽兽”是指那些沉浸于虚假的人,或虚假本身。由此明显可知“海”表示什么,即:被误用来削弱并摧毁真理的记忆知识。哈巴谷书:
你乘马践踏海,就是践踏多水的泥潭。(哈巴谷书3:15)
“乘马践踏海”当论及耶和华时,表示教导拥有记忆知识的属世人。
撒迦利亚书: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从耶路撒冷流出来的活水”是指从爱之良善那里获得生命的信之真理;“东海”和“西海”是指记忆知识,也就是真理汇集所在的属世层和感官层。何西阿书:
他们必跟随耶和华,祂的众子从海上恭敬而来。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恭敬而来。(何西阿书11:10, 11)
“从海上而来的众子”是指属于属世人的记忆真理;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们必如一只鸟从埃及而来”,因为在圣言中,“埃及”表示记忆知识(9340, 9391节)。
以西结书:
海上的一切首领都必从宝座上下来,除去外袍,剥下刺绣的衣服,披上战兢;他们必说,住在诸海之中的啊,在海上被颂赞的坚固城啊,你现在何竟毁灭了?(以西结书26:16, 17)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推罗”所表示的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1201节)的毁灭;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是教会的记忆知识;“海上的首领”是指首要的认知或知识(1482, 2089, 5044节);“除去外袍和刺绣的衣服”表示除去记忆真理(9688节)。由于“推罗”表示这些事,所以经上说推罗“住在诸海之中,是在海上的坚固城”。
耶利米书:
大海涨起,漫过巴比伦,她被许多海浪遮盖。她的城邑,变为荒场。(耶利米书51:42, 43)
“巴比伦”表示外在神圣,内在亵渎的敬拜(1182, 1326节);“漫过巴比伦的大海”是指从记忆知识中升上来的虚假;它的“波浪”是指由这种知识构成的推理,和由此而来的否认;“变为荒场的城邑”是指教义事物。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
凡船主,和坐船的,并众水手,连所有靠海为业的,都远远地站着,看见烧巴比伦的烟,就喊着说,祸哉,祸哉,这大城阿。凡有船在海中的,都因她的奢侈成了富足。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举起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扔在海里,说,巴比伦也必这样猛力地被扔下去。(启示录18:17-21)
“船”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义事物(参看6385节);由此明显可知,“船主”、“水手”,以及“海”、“靠海为业的”表示什么;“一块石头,好像大磨石”是指真理,信经由这真理发展而来;“扔在海里”表示丢进记忆知识的虚假中。在来世有大海出现,也有海上的船只出现;我常蒙允许看到这些船只和大海。那里的海在坏的意义上表示记忆知识的虚假,而坐船的人表示那些贩卖并提供这些虚假的人。
耶利米书:
那使太阳白日发光,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又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的耶和华如此说。(耶利米书31:35)
“白日发光的太阳”是指爱之良善,光从这良善到达真理;“使星月有定例,做黑夜里的光”是指信仰和知识或认知的良善,真理从这良善而拥有光在黑暗中;“搅动大海,使海中波浪砰訇”是指驱散记忆知识的虚假,关于真理的纯粹推理就建立在这些虚假之上。
以赛亚书:
我的手岂是缩短、不能救赎吗?我岂无拯救之力吗?看哪,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以赛亚书50:2)
“使海干涸”表示摧毁或废除记忆知识的良善和真理;“使江河变为旷野”表示使真理本身荒废;“腥臭的鱼”表示属世人所拥有的记忆知识(参看40, 991节);“因无水”表示没有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 8568节);“干渴而死”表示由于缺乏真理(8568节)。
类似的话出现在以赛亚书的别处:
水必从海中绝尽,河也晒焦干涸。溪流必消退,埃及河必减少而枯干。(以赛亚书19:5, 6)
“水必从海中绝尽”表示在真理汇集的地方,对真理的偏离;“必枯干的埃及河”是指记忆知识。同一先知书:
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覆盖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
“水”表示真理;“海”表示它们的汇集,也就是关于真理的知识的汇集,这就是为何经上说“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
启示录:
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有灵魂的生物的三分之一都死了,船只的三分之一也坏了。(启示录8:8, 9)
“火烧着的大山”是指自我之爱;“它被扔进的海”是指总体上的记忆知识;“它所变成的血”是指被歪曲和亵渎的真理(4735, 6978, 7317, 7326节);“由此而死的生物”是指那些拥有真理的教义之人。
类似的话出现在启示录的别处:
第二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海里,海就变成好像死人的血,海中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启示录16:3)
此处“海”表示服务邪恶来摧毁真理、证实虚假的记忆知识。又:
一个兽从海中上来说亵渎的话。(启示录13:1等)
“从海中上来的一个兽”是指摧毁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由此可见,“海”表示记忆知识汇集所在的地方,这些记忆知识是推理信之真理所用的资源。
由于“海”具有这种含义,所以经上论到西布伦说:
西布伦必住在海边,在停船的港口。(创世记49:13)
申命记:
他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申命记33:19)
“西布伦”在代表意义上表示那些利用记忆知识得出关于信之真理的结论之人;这就是为何经上说他“必住在海边”。
不过,就反面意义而言,“海”表示以世界为目的的记忆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海浪”是指出于世俗观点对神性事物的推理;因此,“沉在海里”表示如此沉浸于由世俗和尘世观点所产生的记忆知识中,以至于不信神之真理,如在马太福音: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驴拉的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马太福音18:6)
“磨石”是指服务信仰的真理(4335, 7780节);“驴”是指属世层,因为它是服务的牲畜(2781, 5741, 5958, 6389, 8078节);因此,“驴拉的磨石”是指属世和世俗的记忆知识;“颈项”表示内层事物与外层事物的联结(3542节);“拴在颈项上”是指对良善和真理的阻隔和切断(3542, 3603节);“沉在深海里”表示沉入纯世俗和肉体之物中,从而深入地狱。主的这些话,和祂所说的其它一切话一样,都因此而具有灵义。
不过,“海”表示记忆知识的性质,完全取决于海水的密集和黑暗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海水的清澈和透明程度。正因如此,仰望天堂的记忆知识,就是属世人里面的属灵层面,被称为“玻璃海”(启示录15:1, 2)。“海也不再有了”(启示录21:1)表示当没有人利用记忆知识来推理信之真理;但真理将铭刻在人们心上的时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